概念:指公众在日常生活诸如消费、居家休闲、旅游等方面的行为。②对环境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特别是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公众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在环境问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③倡议
2.加强国际合作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2《21世纪议程》明确了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
f预习效果自测1.正误判断:1资源的价格应为资源开发的劳动力价格加上本身的价值。2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人口的零增长。3发达国家应停止过度消费,发展中国家不需要。4公众认识和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5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6清洁生产没有废弃物的产生。提示
1√传统的资源观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资源的价格只反映了人们对这种
资源开发利用所耗费的劳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认为资源本身是有价值的,资源的价格应为资源开发的劳动力价格加上资源本身的价值。2×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模。3×停止过度消费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做到的。4√实施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因此,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很多,循环经济只是其中的一种,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6×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出,其基本思想是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控制和治理,由终端处理转变为对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的处理,从而尽可能少地产生环境污染。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2~3题。
2.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C.化肥、杂物、菌渣
B.沼渣、粪肥、塘泥D.菌渣、沼渣、塘泥
3.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3
f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箭头指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有粪肥、沼渣、塘泥。第3题,我国南方为低山丘陵区,农民使用沼气作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