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方式是极性运输,运输方向是主动运输。7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还可通过木质部进行非极性运输。答案1√2×3√4×5×6×7×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的实验分析
1在本实验中体现了对照原则,①为对照组,②③④为实验组。2在①②对照中,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的有无,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在③④对照中,实验的自变量是遮光部位,因变量则是胚芽鞘的生长状况。3本实验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2.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分析1内因: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外因:单侧光照射。2过程解释
如图所示:单侧光→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背光侧→生长素含量②①→生长素从②到③、从①到④→伸长区生长素含量③④→生长不均匀背光侧快→向光弯曲生长。3.胚芽鞘的四个重要部位小结1生长素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2生长素发挥作用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f3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4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1.胚芽鞘的生长与弯曲分别与什么有关?答案胚芽鞘的生长与生长素的有无有关;而弯曲与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有关。2.鲍森詹森实验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答案不足之处为该实验不能排除使胚芽鞘弯曲的刺激不是由琼脂片产生。改进方案为:增设③组:将胚芽鞘尖端切掉,将琼脂片放在切口上,用单侧光照射,观察胚芽鞘生长状况。3.拜尔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温特实验是否也需要在黑暗中进行?答案排除光照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需要。
1.如图甲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在图2的①②③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B弯曲向B弯曲向B弯曲B.向B弯曲向B弯曲向A弯曲C.向A弯曲直立生长向B弯曲D.向B弯曲直立生长向A弯曲问题导析1分析图甲可知,在单侧光的刺激下,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使得背光
侧生长素分布得多一些,则A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的。2图①中由于A琼脂块生长素浓度大于B琼脂块,故A侧生长较B侧快,结果胚芽鞘向B弯曲生长;图②的胚芽鞘是放在旋转器的中心位置,结果胚芽鞘向B弯曲生长;图③中由于去掉尖端后单侧光不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故向B侧弯曲生长。答案A一题多变判断正误:1将胚芽鞘置于黑暗与单侧光下,可以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
f2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可以研究其感光部位。
3将切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