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相结合,全面评估骨折风险,确定防治措施。r
(三)确定目标人群,制定治疗方案r
指南根据临床危险因素的评估与骨密度测定相结合,制定“骨质疏松症”诊治标准如下表:r
50岁后骨折骨折危险因素BMD处理目的r
√正常基础措施初级预防r
√25T≤1药物治疗预防骨质疏松r
√T≤25药物治疗预防首次骨折r
√√无论是否测BMD药物治疗预防再次骨折r
r
需要强调的是,在根据上表确定治疗人群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骨量减少的绝经后妇女,因为半数脆性骨折来自这一人群,而且骨量减少伴有骨折史的妇女其骨折危险与有骨质疏松症无骨折的妇女相似,对于这类人群应积极进行防治。r
r
r
二、骨质疏松症的处理措施r
(一)基础措施r
1、调整生活方式,包括营养、运动、晒太阳等。特别是运动,老年人适当的负重运动如走路,有利于骨骼代谢,降低废用性骨质疏松。r
2、适当补充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如钙、维生素D。2002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每日钙摄入量为3888mg,其中城市4386mg,农村3696mg。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日钙摄入量为800~1000mg,怀孕,或老年要求更高,为1200mg。r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关于钙剂在骨质疏松症防治中的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中指出,钙剂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元素钙含量高;钙源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有充足的临床研究证据;服用方便;性价比高。r
中国居民钙摄入远远不足,应该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尤其是老年人。r
3、预防跌倒,减少骨折。r
(二)药物治疗r
对于骨量低下甚至骨质疏松者,在采用基础措施的基础上,应同时选用药物治疗。可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详见下表。r
r
基础补充剂抑制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其它药物r
钙剂r
维生素D双膦酸盐r
降钙素r
SERMsr
雌激素PTH活性维生素Dr
维生素Kr
锶盐r
中药等r
r
1、基础补充剂r
(1)钙剂r
补钙对BMD有益,可能预防脊椎骨折,钙剂主要用于基础补充治疗或配合其它治疗,对钙摄入较低的人群效果更明显。r
(2)维生素Dr
维生素D对BMD有益,活性维生素D能预防椎体骨折,并可能预防非椎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