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4元)。所以,多减去的4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简便运算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让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
f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了利息后,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师:淘气快过生日了,妈妈打算给他买一份礼物。于是,带着淘气来到了商场,最后,淘气看中了一个书包和一盒彩笔,它们的价钱分别是书包32元,彩笔19元(多媒体展示书包和彩笔的图片及价钱)。妈妈买这两样东西要带多少钱呢?“你能估计一下,买这两样东西,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吗?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与估算意识,我特别设计了一个估算情节。学生积极地讨论起来。生:我是这么估计的,32和30比较接近,就先把32想成30,19和20比较接近,把19想成20,302050,妈妈大约要带50元。学生用四舍五入的凑整法进行估计,方法正确,思路清晰。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接下来,我又和学生一起计算出了准确的结果:321951。这样,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当我正要进行下一环节时,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我觉得,刚才咱们的估算有点问题。”我示意他解释一下他的发现。生:我们估算的结果是50元,而实际上买这两样东西要花51元。
f如果淘气的妈妈也像我们一样估算,只带50元钱,那就不够了。上次,我妈妈带我去买书,估计要花七八十元,我妈妈就要带上100元。多带一些才行,要不然书就有可能买不齐了。而且,万一淘气还想要别的什么东西因为他过生日,他妈妈也许要给他买的。所以,只带50元钱就更不够了。说得多好呀,这个学生是把数学真正联系到实际生活当中了。在意外的同时,我充分肯定了他提出的问题:“这位同学想得真周到,他能够结合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况考虑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2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知识在日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