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场中综合实力较强的林场之一。由于其位于闽江之畔,依托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在建场之初便明确林场要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和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积极的做出贡献。林场经营面积约为62088亩,其中活立木蓄积量为698万m3,森林覆盖率达949,林分生长良好,树种及年龄结构合理,林区内建立较为完善的森林病虫害检测体系,且无重大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发生的记录。白沙林场林地基本情况如表1。
3森林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1设计原则
(1)科学性分析原则。
结合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和国有林场在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压力和相关问题进行指标选取,选取能够准确体现森林资源生态效益本质方面的内容。森林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当前各种生态问题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矛盾所提出的,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符合森林资源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同时也应当注重相关评价的全面性。
(2)层次性分析原则。
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具备层次性,在划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时主要依据当前生态效益评价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以便充分反映在进行相关生态效益评价时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弥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环节,实现评价的全面性。
(3)系统性和独立性分析原则。
在选取指标的过程中,要注重能够对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方面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既包括地表植被这类直接森林资源的基本状况,也应当注重评估地下森林生态系统部分的相关生态效益。此外,在建立相关生态效益价值评估时,各指标间应当尽可能保持相对独立,避免信息的重复。
32基本框架结构
森林生态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估算其生态效益的前提,其不仅是估算生态效益的基本依据,也是当前表现出定量评估和预测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和要求。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人为主观因素过多的干扰,加上林地类型的差异,生态效益估算的权重指标体系的构建难度较大。在进行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8,9。
(1)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森林资源具有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也是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键。通过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才有将来,社会的发展也才有未来。对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进行构建时,一方面要选取能够反映当下森林资源发展客观水平的指标,即对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状况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尽可能的对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