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比较原则:1.基础形式应安全、经济、可行,根据地质条件及上部结构情况,一般的工程设计院出两个方案报设计管理中心审批,重要的工程在基础论证会上确定。2.独立基础:A为保证施工质量,独立基础采用阶梯式。B.一级框架及特殊情况下的独立基础才设置拉梁,其余不设拉梁。(兼作底层填充墙基础属例外)拉梁梁高按平均跨度的110取值,配筋率一般为0406,兼作底层填充墙基础的拉梁按实际受力情况计算。3.桩基础A同一单元可采用两种不同直径的桩。当采用预应力管桩,如桩径为400或500时,尽可能用大直径少数量的桩替代小直径多数量的桩。当采用灌注桩,如桩径为800或1000时,尽可能用小直径桩替代大直径桩。B.单体工程桩数超过300根或相同地块有后续工程时,建议提前打三根静载试桩,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后再进行基础设计。4江南软土地区基础选型:(参考表)
f5北方粘(粉)土或基岩埋深较浅地区基础选型:(参考表)
f6高层剪力墙住宅尽量在轴线下布桩,基础底板应采用承台梁加防水底板。
第七节.超长结构后浇带(加强带)问题:1.超长结构应在合理位置设置后浇带(加强带),后浇带(加强带)间距为3540米;2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后浇带(加强带)尽量闭合设置;3后浇带(加强带)左右800内钢筋不得搭接,且需另设附加钢筋;两侧施工缝用钢板止水;后浇带(加强带)迎水面做防水附加层,后浇带(加强带)用高一各标号砼加一定比例的膨胀剂浇筑。4后浇带(加强带)大样见附录12
第八节.计算资料:1.设计院应提供PKPM电子模型送设计管理中心审核后方可出图。2计算书应完整,没有进行电算的部分要提供手算资料,如楼屋面荷载取值计算、楼梯梁板配筋计算、天然地基承载力的修正、单桩承载力计算、承台冲剪弯计算、桩顶筏板厚度及配筋计算、地下室外墙强度计算及变形验算等。3.计算宏观指标如轴压比、周期、位移、剪重比、刚重比等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既符合规范的要求,同时也不要有太多富余。
f第九节.出图要求:1结构分区应与建筑分区相同2结构一定要紧跟建筑的调整变化,保持与建筑的一致性。3立面及节点尽量采用混凝土结构处理,如有必要采用钢结构处理,应绘制节点施工图。4.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上若存在附属钢结构,计算时应充分考虑钢结构传来的荷载,并绘制钢结构预埋件布置图。有幕墙处要考虑幕墙自重且在施工之前有预埋件布置图。5所有采用预应力结构、钢结构的部分应在整套施工图出图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