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与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①发疱性化疗药物;②刺激性化疗药物;③非刺激性化疗药物
31发泡性化疗药物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长春新碱、诺维本、托马克等、蓖环类抗肿瘤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及丝裂霉素等,一旦渗入血管外,短时间内可发生红、肿、热、痛,甚至皮肤及组织坏死,也可导致永久性溃烂。32刺激性化疗药物可引起轻度组织炎症和疼痛,不可导致皮下及组织坏死,如氮烯咪胺(DTIC)和足叶乙甙(VP16)等。33非刺激性药物对皮肤及组织无明显的刺激,如5氟脲嘧啶(5Fu)、顺铂(DDP)、甲氨喋呤(MTX)等。但也应引起注意。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药物外渗一旦发生,要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输注,保留注射针头,回抽残留药物以3~5ml为宜还要沿血管走行观察和了解血管情况。(1)立即行局部封闭。常用封闭药物为05的利多卡因5~10ml加氟美松5mg环形封闭或150uml的透明质酸酶环形封闭,局部涂肤轻松软膏或者24h内50的硫酸镁湿敷或冰敷(长春新碱和vp16不主张冰敷,宜用热敷)。抬高患肢,24h后改位热敷。如疼痛不止可用氯乙烷表面麻醉止痛,详细纪录渗漏情况。(2)皮下注射解毒药物。(3)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等情况的变化,冷敷或热敷防止冻伤或烫伤。冰敷时间为6~8h;护理人员需经常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紫绀、麻木和冻伤。热敷时水温不宜过高,以不超过50~60℃为宜。4局部疼痛、红肿可用中药消炎散、如意金黄散外涂,如坏死形成溃疡时,可用京万红烫伤药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化疗药物安全操作规程
配药时,应注意尽量勿使药液溅出,气雾逸出。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上面的药液降至瓶底,垫无菌纱布打开安瓿;对于粉剂药物,应小心沿瓶壁缓慢注入溶解剂,待药粉浸没后再行摇匀,以防粉末逸出;要防止由于瓶内压力增高使针栓脱出造成药物污染,因此加药针头应粗些,尽量把空气排在安瓿内。
加药完毕立即脱去手套,切勿戴手套触摸其它物品。再用流动水彻底冲净双手。备药后使用一切污染物应放于污物专用袋中集中放置封闭处理。用三氯消毒液反复擦拭加药台面地面
化疗药物污染处理防护
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大量、反复冲洗,情况紧急可用自来水代替,局部皮肤涂氢化可的松乳剂,再加以冰袋冷敷;用氯霉素眼液滴眼。
如果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应用湿纱布吸附药液,局部用清水反复冲洗擦拭,尤其是阿霉素有亲组织性24小时之后,仍可能在局部残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