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主奏。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3、参与表现(1)、展示演奏《丰收锣鼓》的打击乐器,学生自由敲一敲器乐,听其声,观其形。
f第五课教学目标:
学习《欢乐颂》
能学会《欢乐颂》的一个声部,并能与他人用明亮、热情的合唱来表现歌曲的情绪。教学重点:感受大、小调不同的调性色彩。教学难点: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教学过程:一、复习《欢乐颂》1演唱歌曲师: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欢乐颂》我们已经在上节课中学会演唱了。你能唱唱这首世界闻名的歌曲吗?2说一说(1)说歌曲表现的思想。师:音乐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的思想。你觉得《欢乐颂》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学生说《欢乐颂》表现的思想。)师: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种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2)说歌曲表现的情绪。师: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学生说歌曲表现的情绪。)3再次演唱歌曲师: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气势磅礴的歌曲呢?(学生用明亮、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二课时学习《土拨鼠》教学内容:1、演唱《土拨鼠》2、欣赏贝多芬的部分音乐作品片断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和亲切的情感,体会流浪者的积极向上的精神。2、通过音乐素材类比,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更好的表现歌曲。一、学习《土拨鼠》(一)学习歌词,了解歌德1讲《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2聆听歌曲师:土拨鼠又叫旱獭,当时流浪的人常随身带着它到处流浪,他们生活艰辛,相依为伴。让我们来听一听歌中的人正过着怎样的生活?(学生聆听歌曲《土拨鼠》,听后谈感受。)3默读歌词师:哪些词语让你有这样的感受?让我们通过歌词来了解。(师展示歌词,用歌曲《土拨鼠》配乐。)(学生默读歌词。)4说一说(学生讲述自己对歌词的感受。)(二)学习旋律,了解小调调式1“填终止音”游戏师:请你默唱音乐,觉得旋律应该落在哪个音符上才有结束感呢?(学生随着老师的琴声默唱音乐,即兴唱出半终止与终止音。)2视唱全曲
f第六课一、教学目标
《爱在人间》
(1)通过欣赏,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二、教学内容欣赏《爱在人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坐姿二、基本练习(1)发声练习13531‖要求唱的连贯,声音往后走,嘴巴里好像含着蛋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