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研究报告的目的在于:分析当前国有企业面临问题的内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中国加入WTO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阐明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报告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阐明国有企业改革在中国未来整个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战略性意义;第二部分,概要评论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分析国有企业所存在问题的根源;第四部分,分析加入WTO给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五部分,阐明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前言: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性意义1
1、“渐进式”改革取得的成就中国迄今为止的“渐进式”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高速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综合国力的提高。1979-1999年间,实际GDP年均增长971,人均GDP年均增长83;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415,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都快于GNP的增长率。对外贸易占GDP的比率由1978年的98提高到1999年的364,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大国中最为开放的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提高到1999年的22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5元提高到
1
本部分所引用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各期资料以及曾培炎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做的《关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计算而得。
f1999年的5854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77和63。伴随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城市和乡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1998年的4448和5343。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使中国综合国力和经济规模迅速跃升。1999年中国GDP总值82054亿元,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圆的平均汇率计算,为9913亿美圆,位居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之后,为世界第七位。但国际上通常认为,官方汇率低估了中国的经济规模。按广为接受的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中国实际经济规模,是按官方汇率计算结果的28-28倍。2、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有了提高。但尽管如此,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充满活力的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改革以来总的态势则相形见绌、令人堪忧。国有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亏损加剧、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