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采用水冷式结构,炉壳坐在炉底座上。362炉盖炉盖采用全密闭分体式水冷结构,共有6组边缘水冷段及一
f组中心水冷段。各连接处用螺栓把接并用耐高温密封绝缘绳密封。炉盖下沿与炉体之间采用沙子密封。炉盖上沿电极入口处装有水冷密封套,该水冷密封套对电极起密封及导向作用。
363炉顶加料系统炉顶加料系统由12个炉顶料仓、12根加料管、24组料位仪及12个加料嘴等组成。364组合式电极柱组合式电极柱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电极柱上部主要包括:电极升降装置、电极压放装置、上部把持筒、压放平台及液压管路等。电极柱下部主要包括:下部把持筒、水冷保护套、导电铜管、底环、接触元件、水冷管路等部件。每根电极有六组压放装置,每组压放装置均由一个压放缸和一个夹紧缸组成。六组压放装置围绕一根电极安装在电极柱上部的压放平台上,通常,六组压放装置的夹紧缸靠弹簧力牢固地夹住电极壳上的六根筋片。压放平台的两端与两个升降油缸活塞杆端部铰接,当电极需要提升或下降时,升降油缸的提升力就通过压放平台上的压放装置传到电极上,使得电极系统可在垂直方向上下运行。当需要压放电极时,升降油缸停留在某一位置不动,电极在压放装置的作用下向炉内进给(压放),每次进给(压放)量20mm。其压放电极的程序如下:a第一组压放装置的夹紧缸打开,压放缸上升20mm;
fb第二组压放装置的夹紧缸打开(在此同时第一组夹紧缸夹住电极壳筋片,压放缸上升20mm;
c第三组及以下各组重复以上动作过程,直到六组压放装置全部动作完毕,在新的位置上做好压放准备;
d按下压放按钮,六组压放装置同时动作,将电极压放20mm。全部压放程序完成。
电炉工作时所需的大电流是通过二次母线和电极上的导电铜管以及电极柱下部的接触元件传给电极的。接触元件两块铜接触块通过四组碟形弹簧连接而成,两块接触块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给电极筋片以一定的夹紧力,这个夹紧力除了有利于大电流通过以外,它还对电极提供一部份悬挂力。接触元件是靠水冷却的,冷却水通过导电铜管进入接触元件一端,再从另一端经导电铜管流出。为了保护接触元件及其内部的弹簧,导电铜管与接触元件之间的银焊点免受高热的损坏,在接触元件的外部有一组由六块不锈钢弧形板组成的圆筒形水冷保护套,在接触元件的底部有六块铜制弧形段组成的圆形底环。底环上铺设气封垫板和耐火纤维毡可避免炉内高温炉气从底环和电极壳之间的间隙处传入电极内部损坏接触元件等零部件。
365炉顶环形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