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和开沟打畦,可实行自动控制,这就大大降低了田间灌水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据调查,滴灌可比大水漫灌每亩省工10个左右。
15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灌溉成本。膜下滴灌可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以棉花为例,如用传统灌溉方式棉花平均产量每公顷3000公斤,而用膜下滴灌技术则可达到4000公斤。从灌溉成本上看,一般情况下,用柴油机抽水沟灌公顷耕地需3个人工36个小时300元的柴油,用柴油机抽水喷灌公顷耕地需个2人工24个小时200元的柴油,而用电力滴灌仅需1个人工3个小时45元的电费。通过对比,滴水灌溉大大降低了灌溉成本。
16减少病虫害发生。膜下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不易造成土壤板结,能改善土壤物理化性状,提高地温,灭草,阻断病虫害传播途径,减少病虫害的蔓延。与漫灌等集中供水方式比,地温变化幅度小,作物不易烂根,并能延长倒茬周期。
17防旱、抗旱作用显著,在我国西北部干旱地区,地表水径流量年分配不均,往往造成局部旱情,极大影响当地农作物的产量,使用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滴灌可明显减轻旱情,保证作物丰收。
f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2社会效益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该项目区农业发展的难题,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工程的建成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更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起到了一定的科技带头示范作用。21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一是改变了传统的农田水利建设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田间的斗渠、农渠、毛渠等明渠被地下输水管道和滴灌所替代田埂、田垄和沟畦变得一马平川。从水源口的地下管道一直到田间的滴灌带形成了密布的灌溉网络土地利用率平均提高了57。二是改变了传统的劳作方式大幅度降低了耕作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前在大棚内浇菜必须有专人看管棚内又湿又热谁也不愿干。实行膜下滴灌后浇水时变成“推闸放水拧龙头”因此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率。三是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组织形式出现了一批菜农、果农。传统生产方式的改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带来农业的体制创新和组织创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22改变了传统种植方式,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受到很大冲击传统农业必将进行结构调整才能适应发展要求。发展膜下滴灌技术从近期看一是缓解了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二是解决了近年来农民收人下降的问题为实现高效农业探索了一条新路三是稳定了农村。从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