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信号源
检波指示器或示波器
隔离器
波长表
可变衰减器
晶体检波器
(2)反射速调管连续振荡工作状态的观测
在连续振荡(等幅)工作状态下,测量谐振腔电压即阳极Vo,从0~250V逐步增加反射极电压VR,确定反射速调管工作模区,参考图3。测出输出功率的最大值Pmax、功率为零和最大值时对应的反射极电压VR,画出输出功率与反射极电压的关系曲线。
测量输出功率最大的工作模区的中心振荡频率f0。调节反射极电压,当信号源输出功率最大时,测量吸收式谐振腔波长表的谐振曲线,确定中心振荡频率。
微调反射极电压改变量为±5V,重新测量振荡频率f,观察反射极电压,求PVr和fVr。(3)反射速调管锯齿波调频工作状态的观测
f在“锯齿波”调制工作方式下,连续缓慢地改变反射极电压,仔细调节晶体检波器的短路活塞和调配螺钉,使示波器上的工作模区图形对称,输出最大。测出功率最大的工作模区的中心振荡频率,观察并记录示波屏上图形。调节“调制幅度”增大锯齿波电压,观测工作模区图形的变化情况。
测量中心振荡频率时可调节吸收式波长表,直至工作模区波形图顶部出现一下降峰。这时,波长表上读数刻度对应的频率即为工作模区波形的中心频率f0。调节反射极电压用波长表测量半功率点的频率f1和f2以及对应的反射极电压VR1和VR2,则反射式速调管的电子协调宽度为:
ff1f2
则反射速调管的电子调谐灵敏度为
We
fVR
f1f2VR1VR2
(14)
(4)反射速调管方波调幅工作状态的观测首先,在最佳连续振荡工作条件下,缓慢调节反射极电压使输出功率逐渐下降为0;其次,在“方波”调制工作方式下,调节“调制幅度”逐步增大方波电压,直到输出功率最大。在整个调整过程中,观察示波屏上图形,测量振荡频率,记录波形变化情况,并加以解释。数据处理:
1反射式速调管连续振荡工作状态观测。
①功率电压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一反射式速调管连续振荡工作状态数据表
VRVIμAVRRIμA
18
24
28
40
48
56
76
88
094
0
0
22
0
0362
98132146159220236253
0
0
48
0
0502
0
由上表作UI曲线有
fIμA
605040302010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VRV
图9反射式速调管工作模区UI曲线图分析:如图所示,反射式速调管并非在任意的反射级电压值下都产生震荡,只有在某些特定的电压下才能产生震荡,从图中可以看出各振荡模的基本规律都是相同的,输出功率都实现增大后减小至零,且最大输出功率对应一个特定的频率值f0实验测得中心振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