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讨论。Raja
和Zi
gales(1998)4通过研究美国产业层面的数据,提出对外部融资的依
赖程度越大,金融发展对其的促进作用越大,开创了深入研究金融与产业发展关系的新局面。
国内范方志、张立军(2003)借鉴Goldsmith的思想,从金融结构转变认识金融发展,
选取金融相关比率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二、三产业产值除以各年实际GDP为解释变量,
分析了中国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6。林毅夫等(2003)利用
19801992年全球制造业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得出,只有当金融结构与制造业的规模结构相
匹配,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促进制造业的增长23。黎平海、王雪(2009)
从金融集聚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东
省19852007年的金融集聚度进行测评,并对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进行了回归
分析,得出金融集聚可以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
化26。3.金融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1998年,DemirgucKu
t和Maksimovic从公司层面,构建了一个金融预测模型,估计公司在没有外部金融市场的作用下持续稳定的增长率,然后与真实的增长率相比较,得出金融发达国家中的公司的真实增长率比模型预测的增长率要高,从而得出金融市场对公司的发展有正向作用13。Wurgler(2000)5、Fisma
和Love(2003)6指出金融不发达的
国家,企业投资的资金主要来自内部,金融的发展可以减少企业对内部资金的依赖程度,金
融发展能有效的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二、产业转移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相对较为成熟,是国际或地区分工的结果,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也是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日本学者赤松要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产业发展模式的“雁行形态理论”,揭示了后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途径。弗农R.Ver
o
,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论,对区域间或国际间产业与产品的周期性发展进程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和产品的转移做出了系统描述和理论总结[1]。小岛清KiyoshiKojima,1978根据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产业转移相关理论还包括刘易斯W.ArthurLewis,1984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2]、沃茨Watts,1980等人提出的企业空间扩张论、我国学者夏禹龙和冯文浚1982及何钟秀1983等提出的梯度转移理论、卢根鑫1997的重合产业论。
f1雁行模式日本经济学家Ka
ameAkamatsu1932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