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海尔的三层次论分析:
产品核心产品效用:对内实行以企业忠诚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对外实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产品形态质量:海尔的发展是靠质量起家的,从原来一个资不抵债的小厂到现在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在质量管理
方面我们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狭义的质量到广义的质量。狭义的质量就是产品达到质量检验的标准,广义的质量是达到
用户的要求。没有狭义的质量就没有广义的质量,也就是说狭义的质量是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条件,广义的质量是狭义的质量的充分条件。我们就是先达到狭义的质量,以砸冰箱开始为标志,砸冰箱砸出的就是必须符合检验的标准。从1984年开始,一直到1988年4年的时间,我们达到了质量检验的标准,直至获得中国冰箱史上第一块金牌。
从1988到1989年,中国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滑坡,那时候我们有了狭义的质量做基础,进入广义的质量,就可以更多地去研究市场,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二阶段是从国内市场管理观念到国际市场管理观念的阶段。国内市场的管理观念是从1989年以后。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但研究消费者需求,更多是把服务当成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在全国建立了许多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
从国内市场质量管理观念到国际市场质量管理观念,我们主要做了两点,一是整合全球的资源来解决质量问题,即五个全球化:全球化的采购、全球化的设计、全球化的制造,全球化的营销、全球化的资本运作;二是在新经济下,像波特所说的原来的价值链被解体了,原因就在于你不可能使每一个步骤都增值,如果做得不如别人,就可以利用外部资源。
第三个阶段就是从体系上的质保到市场链的质保。我们比较早的达到了9001体系。9001体系更多的是强调了职能管理更多是静态地保证质量;现在的市场变化太快,组织结构不能停留在职能式的管理,因为它没法对市场快速作出反应。但是9001体系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不行。在体系质保的基础上,我们发展到了市场链的质保。主要是把外部市场内部化,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的关系,人人都有一个市场,人人都是一个市场,通过这种相互的强化和相互之间的制约,使每个人都能跟着市场来创新,最终使每一个员工都能通过创新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特色:海尔集团从一个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到今天成为中国家电行业名列前茅的国家
特大型企业集团,其间除改革开放给企业创造的发展机遇,以及其创造了一整套严密的经营管理方式之外,更重要的也许是海尔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