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产意识,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安全生产文化意识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进一步明确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大安全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预防与应对能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着重提升监管监察执法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推动安全保障型社会建设。三是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正确处理治标与治本的关
f系,把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宣传教育行动和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监管监察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抓紧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切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强化制度约束和政策引导,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四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把突出重点行业(领域)与统筹兼顾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五是坚持“科技兴安、提升能力”。把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以强化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和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为手段,切实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水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于安全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现实安全保障能力的转化,把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可靠基础上。(三)奋斗目标1、总体目标“十二五”期末,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得到有效落实,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基本形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监管监察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监察与执法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以“科技兴安”
f和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安全生产的监管水平全面提升,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安全生产监管领域,事故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高,事故总量进一步下降,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治理,全民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省安全生产状况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全省安全生产状况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全省安全生产状况达到全国先进水平2、分类目标(1)总体控制指标力争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10年下降10,安全生产主要指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2)相对控制指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