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过热区。温度在固相线~1100℃。晶粒粗大的过热组织。塑性和韧性低。3)正火区。温度在1100℃~A3线。发生重结晶(铁素体、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等于正火处理。细小均匀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力学性能优于母材金属。4)部分相变区。温度在A3~A1之间。部分发生重结晶(珠光体转为奥氏体),冷却后是细小的珠光体。未转变的铁素体变为粗大的铁素体。组织、晶粒不均匀,性能不均匀。14热影响区中各区的组织变化和分布与被焊金属的化学成分及焊前的热处理状态有关。不易淬火的钢种与低碳钢基本相同。易淬火的钢种(如中碳钢、高碳钢、合金钢等)与焊前热处理状态有关。焊前正火或退火状态,在相当于低碳钢的过热区和正火区部位将出现马氏体的组织,将该区域称为淬火区。部分相变区形成部分淬火区。焊前淬火状态,靠近部分淬火区的区域还会形成回火区。1熔合区;2过热区;3正火区;4部分相变区;5未受影响的金属;6淬火区;7部分淬火区;8回火区。出现马氏体,塑性、韧性低,易产生裂纹。15热影响区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对于低碳钢,熔合区和过热区对焊接性能的不利影响最大,应尽可能减小焊接热影响区的范围。不同焊接方法焊接低碳钢热影响区的平均尺寸图。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氩弧焊、埋弧自动焊的热影响区都比气焊、电渣焊小,可以优先选用。小直径焊条、小电流快速焊、多层焊也有利于减小热影响区。焊后热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和消除热影响区。低碳钢、低合金钢重要结构件,电渣焊结构件,焊后正火处理。焊前预热,可以减慢工件焊接后的冷却速度,防止产生淬火组织。16714焊接应力、变形及裂纹一、焊接应力对工件进行不均匀的局部的加热是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根本原因。焊接应力的结论:
f焊缝及附近区域产生拉应力,而两边区域产生压应力。焊接应力和变形同时存在。刚度小、塑性好,变形大、应力小;刚度大、塑性差,变形小、应力大。17二、焊接变形及防止1、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1、收缩变形,焊缝收缩导致工件尺寸变小。2、角变形,截面或布置不对称,截面大焊缝收缩大。3、弯曲变形,布置不对称,工件长度方向收缩。4、扭曲变形,不对称或焊接顺序不合理,工件长度方向发生角变形。5、波浪变形,薄板在焊接应力(主要是压应力)作用失稳。182、减小焊接变形的工艺方法1)加余量法,工件尺寸加大。收缩变形。2)反变形法。3)刚性固定法。会增大焊接应力。一般塑性好金属使用。4)合理的焊接顺序。焊缝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