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2.让学生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3.让学生以我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
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以“乒乓外交”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让学生辩证地看待
新时期的中美关系。2.通过前后历史的对比和新中国外交成果的归纳,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
心。2.通过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教学,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二.教材分析
本课承接上课内容,讲述在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成就。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美国改变对中国外交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与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日本也在尼克松访华后也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得到了恢复,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充分显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到的作用。三.教学重点
尼克松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四.教学难点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五.教学准备:
1.熟悉“乒乓外交”和握手事件的历史故事。
一个不等式成立与否,取决于影响号的因素如数正、负零或子积平方倒都会对产生注意考查这些在中作用是也就比较好判断了
f2.收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并制成幻灯片。3.收集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新闻。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回答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情况如何?【学生回答】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支持的态度,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面对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积极开展外交,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积极了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使中国国际地位逐渐得到提高。【教师引导】其中中美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又将如何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如何逐步提高,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教师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下面请同学们进入自主学习环节,认真阅读教材后思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