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方法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启蒙阶段,是学前教育与小学阶段的过度。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学前班升上来,许多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停留在学前班的基础上,存在的坏习惯较多,如:“小霸王”、“小懒虫”、“小马虎”……等,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习惯问题。要使他们接受新的知识,就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但习惯是其重要的基础。强化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呢?11制定培养方法:如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某一项要求的培养。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明要求的内容,如:爱惜书本,不乱撕、乱画、乱折、乱扔,新买的文具不用时要放好,教学生正确的坐姿、写字姿势和书写的格式,读书时用小手指指着一字一句读,不东张西望等。12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一年级学生刚入门,他们单纯好奇、热情高、爱模仿,是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和发展的最初年龄时期,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将使他们终身受益。13从抓好课堂常规训练进行培养:如:课前准备、坐姿、发言、倾听、讨论、读写姿势、书写格式等,要求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
f么做。14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如:用恰当的口令指
示,“小身子”、“坐端正”,“小小手、请放好”,“小眼睛、看黑板”,“小嘴巴、不说话”等,教师还可以用语言、表情、手势、眼神等来勾引学生的注意力。
15开好家长会,探讨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培养:学生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响,更离不开周围群体的关注。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课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具有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不可替代性。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单凭老师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收效甚微,因此,家长辅导便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但农村的家庭教育毕竟受到家庭文化背景、家长素质等因素的制约,不同于学校的规范化和专门化教育。有的家长对孩子学习不够关注,有的家长又操之过急,辅导孩子时,不注重方式方法,而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有的没有耐心干脆自己帮孩子写,这样不仅没有教育好孩子,反而害了孩子。因此,教师要通过家访或组织家长会的形式搭建平台,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要求,协助老师并按照老师的要求对孩子进行同样的管理、约束。
16加强训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