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整治行动而感到不安。马克思主义者的信条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算这个过程会带来无数牺牲也在所不惜。九、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全面强大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不存在私有制,社会主义革命以专政集权的方式领导,这种方式将会彻底消除个人自由。所有这些都是已经付诸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过去是这样,将来恐怕也不会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逻辑的一部分:人民让位于政党,政党让位于国家,国家则听命于一个铁腕的领袖。自由民主也许并不完美,但至少人们不会因为批评专制政府就被关进精神病院。十、过去四十年中,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女权主义、环保主义、同性恋和民族政治、动物权益、反全球化以及和平运动已经超越了马克思主义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陈旧传统,它们所代表的全新的政治激进主义形式也已经将马克思主义远远地甩在后面。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激进主义的贡献微乎其微,也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政治左派确实依然存在,但是它适合一种后阶级、后工业化的时代。伊格尔顿在总结西方十大主流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基础上,又结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环境和当今社会形势的变化,对其进行了考究和论证,并深刻批判了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荒谬之处:一、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由此可以断定,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只有在资本主义结束之后,马克思主义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而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资本主义看上去迅速衰败的迹象并不明显。二、的确,资本主义曾经发挥过不小的作用,为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富足生活。但能做到这一点的并非只有资本主义,斯大林也做到了。三、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这些历史的遗产将被全人类继承,但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过程却离不开暴力和剥削。终有一天,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将能利用这些财富为全人类造福。但积累财富的过程却将大多数人拒之门外。四、马克思一直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这种寄希望于理性对话的想法。他认识到,被牢牢控制着的世间男女的观念都源自他们日常的实践,而不是哲学家或辩论协会之间
f的交流。如果你想要了解人们的真实想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