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企业家
作者:李雨蒙来源:《中国民商》2017年第10期
改革开放30余年的商业巨变,从计划经济时期的“0”私营企业,再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说,正是这一代一代企业家的艰苦奋斗,推动了中国商业的崛起与辉煌。2016年12月,中国的民营企业贡献了中国制造业70的工业产值,贡献了中国55的税收,贡献了中国95的就业机会。
改革开放初期:草根创业
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一家私营企业,因为当时中国是计划经济,不允许有私营资本出现。改革开放以后,才慢慢出现了民营企业和微小型企业。
“个体户”、“暴发户”是那个时代企业家的代名词。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那个年代在身份上多少对他们还留有一些轻视。这一批做企业的人,其中许多人不是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从而成为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养家糊口是他们创业的原始动力。而正是这批人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企业家。
他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以前是计划经济,商品经济极度匮乏,随着慢慢突破计划经济的藩篱,他们面对的是前所未见的一片“蓝海”。但同时,“政策”的不确定性,也瞄准了“出头鸟”,他们的际遇随之跌宕起伏。最典型的就是“八大王事件”。在个私经济发源地温州,以“投机倒把罪”抓了一批走在市场经济“风头浪尖”的人。这8个人从生意规模上看,都可谓微不足道,没有一个人的资产超过50万元。
事件之后,他们大多平凡无奇,重回芸芸众生。日后稍有成就的就是“电器大王”郑元忠,他创办了“庄吉”服装有限公司,也较成规模。而这8个人之所以会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一是其标本性和群体性,二是因为温州的缘故。可以看出,这一代创业者受到挫败的原因主要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尽管如此,重提“个体户”,依然透射出一个时代所释放出的创富激情。
这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经营企业的人,几乎都是事业单位不收又不会种地的“盲流”。但你不要看不起他们,如今的企业家传统其实都源自于他们这一代的开创,我们的身上都有极大的“草根性”传承。
下海潮:中国企业的元年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和上海,一石激起千层浪;十二届三中全会也将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开始了激动人心的全面改革。而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也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随之到来,联想柳传志、海尔张瑞敏、万科王石、健力宝李经纬、石家庄造纸厂“马胜利”,他们都是在1984年创业,属于中国第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