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国家体育总局编
第一章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123)
一、改革开放30年中国体育发展的回顾(一)中国体育进入改革开放发展时期(19781992)1、重返国际体坛2、确定新时期体育发展战略3、改革开放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育事业注入新活力(19922001年)1、体育改革在探索中不断推进2、走向法治的中国体育3、体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北京奥运会带动体育事业大发展(20012008年)1、中国体育事业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2、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体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快速发展3、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体育发展新的里程碑二、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的几个主要特征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体育事业的政府职能二坚持与时俱进,推动体育改革创新三坚持对外开放,全面走向世界四坚持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五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六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
P22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财力、物力十分有限,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要想使我国竞技体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在集中有限资源、实施有效组织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可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是实施举国体制的基础,为国争光的目标和有力的政府调控是举国体制的动力和保证,以国家队为龙头的多级条块结合的训练体系是实施举国体制的主要措施和组织形式,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是实施举国体制的杠杆。实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目的就是“全国一盘棋、国内练兵、一致对外。”
f第二章群众体育蓬勃发展(2486)
一、群众体育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一)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二)强调了全民健身的基础地位二、群众体育设施明显改善(一)非标准体育场地(二)标准体育场地(三)全民健身工程1、全民健身路径2、全民健身活动中心3、“雪炭工程”和“民康工程”4、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五)区域全民健身工程(六)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三、群众体育组织化、规范化程度日益提高(一)群众体育社会组织1、社会体育指导中心2、行业体育协会3、群众性体育协会(1)农民体育协会(2)老年人体育协会(3)残疾人体育协会(4)聋人体育协会(5)弱智人体育协会(6)大、中学生体育协会4、体育运动项目协会5、基层体育组织(1)地区性职工(单位)体育组织(2)街道社区体育组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