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本身构成了整个世界。(多选P39)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单选P4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简答P41)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单选P41)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单选P41)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3学校内部资料,请勿外泄!
f赢在路上学校刘永利老师整理
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单选P42)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单选P42)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即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单选P42)通常说的“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谚语,都说的是时间的一维性特点。(多选P43)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观点: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单选P4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单选P44)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单选P44)毛泽东把实践规定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多选P45)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多选P45)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多选P45)实践具有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