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期末作业考核
《税法》
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税收概念:税收是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的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课征,是一种财政收人的形式。
2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根据课税客体数额的不同级距规定不同的税率,对同一纳税人的课税客体数额按照不同的等级税率计税。
3法定增值额:所谓法定增值额,是指各国政府根据各自的国情、政策需要,在其增值税法中明确规定的增值额。
4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指个人独立从事非雇用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即个人从事设计、装演、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5契税: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在我国,契税是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买卖、赠与或交换而发生产权转移或变动订立契约时,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税。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税法解释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1)实质课税原则实质课税原则是指在税法解释过程中,对于一项税法规范是否应适用于某一特定情况,除考虑该情况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课税要素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尤其要结合经济目的和经济生活的实质,来判断该种情况是否符合税法所规定的课税要素,以决定是否征税。(2)有利于纳税人原则根据传统税法理论,税法解释的价值取向因此偏重于“有利于国库”原则。随着纳税人权利的勃兴和私有财产保护的盛行,税法解释的原则逐渐转向“有利于纳税人”原则的价值取向。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保护纳税人权利的根本价值。
f2增值税有哪些作用?答:(1)税收具有中性,不会干扰资源配置。(2)有利于保障财政收人的稳定增长。(3)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由于只对增值额征税,避免了重复征税的因素,且出口环节实行零税率。(4)具有相互钩稽机制,有利于防止偷漏税现象的发生。
3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包括哪些?它们的税率是如何规定的?答: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