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Swi
efever)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一直是造成养猪业重大损失的疫病之一。其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一)病理剖检变化1、超急性猪瘟病例,常常无明显病理变化,病猪突然死亡。2、急性、亚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出血。全身出血:常见于皮肤、会厌软骨、膀胱及胆囊黏膜,心内、外膜,各脏器的浆膜和黏膜。全身淋巴结(包括颌下淋巴结、肩前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等)均肿胀、呈现典型的周边出血,色鲜红。由于淋巴结髓质肿胀,表现出大理石样外观。脾脏:一般不肿大,脾脏边缘及其尖部可见大小不等、稍突出于脾脏表面,质地坚硬,切面呈三角形或椎形的红色梗死灶。脾脏被膜下可见散在小出血点。肾脏:不肿大,呈灰黄色,贫血状,于灰白色肾脏表面布满红色或褐色出血点,外观似麻雀卵,故称“雀斑肾”。骨骼:由于猪瘟病毒损伤造血组织和影响钙、磷代谢,造成幼猪骨骼发育不良,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肿胀,即“骨骺线增宽”。因骨髓出血,故有“黑骨髓”之称。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小脑呈现病毒性脑炎的典型病变,剖开颅腔,可见软脑膜呈树枝状充血,混浊,脑内压增高,稍突出于颅腔。肺脏:猪瘟常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造成典型的出血性大叶性肺炎病变,重症病例可表现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或心包炎。肠道:猪瘟又称“烂肠瘟”,常表现为出血性纤维素性肠炎,或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如并发肠道沙门氏杆菌感染时,病变加重,尤其在回肠和盲肠交界处由于淋巴滤泡坏死常常表现为溃疡,此种溃疡病变为轮层状坏死,外观似钮扣,故称为“扣状肿”。
1
f此外,如怀孕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可造成木乃伊胎、死胎和畸形胎。在死胎猪中最常见的病理变化为皮下水肿、腹水和胸腔积液。畸形胎主要表现为头、四肢和脊髓发育不良,脑和肺脏甚至不发育。胚胎期感染且出生后不久死亡的仔猪表现为皮肤和内脏器官出血。(二)病理组织学变化淋巴结:淋巴结周边陈旧性出血则有橙色血脂或淋巴结周边新鲜出血,淋巴细胞排空和网状细胞增生。肾脏:急性病例往往表现为出血性肾炎,肾脏皮质或髓质有出血点,肾小球肿大;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内有均质红染的透明血栓,内皮细胞肿大、变性,嗜中性粒细胞积聚。脑:神经元变性、坏死,小胶质细胞结节形成血管“袖套”现象。脾脏:脾脏梗死区组织细胞坏死,其外周有出血性浸润。中央动脉及其分支的管壁增厚,呈纤维样坏死和玻璃样变性,管腔狭窄。白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