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再分配过程。马骥(2017)则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分析县域工业、种植业和畜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牧业发展所产生的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的根源。其二,基于生态环境正义的研究视野农村环境问题恶化和农民环境权利受损的根源。李淑文(2013)指出在环境正义失衡的背景下农民承担着与其享有的环境权利不对等的环境义务,进而引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民环境权利遭受严重损害。王京歌(2017)则认为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农村环境治理长期被边缘化,在保护农民环境权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其三,基于地理空间规划视角探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许景伟、王晓磊(2010)等学者运用园林规划学方法塑造“驻地绿化点街道绿化线生态绿化圈”的新农村绿化结构。孟繁之(2014)以精细化设计理论为分析基础,力图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在居住环境、公共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整合四个方面的精细化设计。
纵观上述研究视角,学界对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的研究更多停滞在技术层面认知上,较多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对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的影响。部分学者虽从制度变迁、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农村环境法律体系等侧重点探究农村环境问题产生根源,但仍凸显政府主导等外部变量对内在机理的制约。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基层自治单位,其环境治理进程的推进在行政权威不能充分嵌入渗透社区内部的情况下,社区基层配合度与社区成员参与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自下而上”和“由内到外”全面考察新型农村社区有助于把握社区治理结构和利益关系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通过已有文献梳理,我们发现抛弃社会内源结构剖析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有失偏颇,研究视野狭窄,需要以治理的价值诉求和内在规则为切入点,结合农村社区特有的非正式网络实际展开探讨。与此同时,普特南也指出,我们所处的社会共同体蕴藏着丰富的社会资本,离开人与人的关系探讨公民参与和社区环境治理问题,不仅无助于化解集体行动困境,而且其行动成效也必将事倍功半。因此,本文着重从社会资本的社会信任、互惠规范与关系网络等三个维度理顺新型农村社区内在制度,探究社区环境治理现实困境产生的社会性根源,并为其找寻化解之道。
二、社会资本:透视新型农村社区环境治理的理论视角
(一)社会资本理论基本概述
20世纪7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并由此揭开了社会资本研究序幕。皮埃尔布尔迪厄将社会资本界定为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关系或资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