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育、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提出
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课题组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
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
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职业教育改
革的重要方向。
2012年眉县职业教育中心成功申报了国家改革示范校建设项目。电工电子技术专
业是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明确提出,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
革作为任务建设之一,要求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和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本着“围绕县域经济办学、遵循职教规律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德才兼
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实用性人才为目标,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相配套,
培养方法上重点突出操作技能,坚持“质量立校”的学校发展思路。学校多年办学,取
得了显著的育人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
校与四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强力推进“校办厂”、“实训基地建设”、“订
单培训”等。然而办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的不
适应还比较突出;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还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一些企业的
生产也缺乏专业理论的指导;企业对员工的技能培训需求也非常迫切。校企合作为解决
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研究目标
(一)共同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与合作企业根据培养目标和企业生产
实际,协商确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共同承担有关教学管理职责,通过技术培训和师
资培训,使教师能及时掌握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
(二)共同实施技能型人才项目培训。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
使学校成为企业的“后方”基地,学校源源不断的为企业输送合格的员工,实现校、企
人才培养的“双赢”。
(三)共同打造师资队伍。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指导专业课程开发,选派骨干教师
f到企业生产车间轮训,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开设讲座,以及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等方式,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共同搭建学生见习就业平台。通过订单培养,学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并根据企业提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制订培养教学计划。
(五)实现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对接,依据企业需求,调整学生培养方向,进行课程调整。使学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