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民间资金的风控意识及反应灵敏的优点,在降低投入及风险的前提下,争取尽可能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监管部门必须正视互联网金融目前存在的监管空白,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标准,约束、规范乱象丛生的互联网金融,
f敞开胸怀让其融入到金融体系当中。这项工作监管部门已经在紧张旗鼓的制定当中,不久即将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焦点金融一旦与互联网深度联姻,安全问题是一个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已成为消费、融资市场新宠的互联网金融,其实暗含不少风险洼地。据悉,近期报道的余额宝微博用户遭遇盗刷一事,在媒体上吵得沸沸扬扬。互联网金融除了要面对传统金融中的所有风险外,道德层面的社会风险、政府层面的监管风险、系统运营方面的技术风险、操作层面的业务风险都是必须面对的。因此,投资者要小心看透互联网金融中的内在风险,监管部门应着手研究互联网金融创新可能存在的风险。社会道德风险。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突破了业务、风控、影响力等要素的物理范围,这与我国互联网金融社会道德环境缺失,产业发展环境不完善不相称。虽然社会诚信体系是互联网金融的心脏,但当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社会上仍有企业利用互联网非法吸收存款或非法集资,损害投资者利益;以个人信息牟利现象比较严重,个人信息安全得不到保护;很多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知识认识非常有限,影响了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规模进一步拓展;政府对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和有关公共服务未能及时配套等等。技术性风险。互联网是由美国开发演进而产生出来的,所以网上地址资源、地址资源分配实际上仍由美国控制。美国在互联网
f商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将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意志力移植到互联网的各个领域。我国在一开始加入互联网时就意识到了互联网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托的是发达的互联网,继承了互联网的一切优缺点。因此,互联网本身的缺陷是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源头,如开放式的网络系统、安全性较低的TCPIP协议、不完善的密钥管理及加密技术、各种计算机病毒以及电脑黑客高手的攻击,极易引起交易主体的资金损失。另一方面,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互联网金融设备也可能导致技术性风险的发生。技术选择的失误极易造成系统性的紊乱,进而造成巨大损失。业务风险。很多互联网金融业务游走于“合法”和“非法”之间,稍有不慎就可能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