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
f〔7〕对健侧足趾屈施加阻力,可诱发患侧上下肢屈曲,如使患者脸朝向健侧,通过紧张性颈反射,亦可进一步加强其作用。
〔1〕用近端牵拉引起屈曲反响,轻扣上、中斜方肌、菱形肌和肱二头肌引起屈曲的共同运动。
〔2〕轻扣三角肌,牵拉前臂肌群以引起伸肌的共同运动。〔3〕迅速牵张瘫痪的肌肉并抚摸其皮肤引起反响,先引起屈肌反响或共同运动,接着引起伸肌反响或共同运动,通过被动的屈伸共同运动来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Ⅲ期治疗目的
是学会随意控制屈、伸共同运动,促进伸肘和屈膝,伸腕和踝背伸,诱发手指的抓握,并将屈伸共同运动与功能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结合起来。Ⅲ期治疗方法
1上肢可从随意控制屈、伸共同运动开始,先训练肩胛骨的上举,使关节尽量在无痛情况下增加活动范围,颈部向患侧侧屈可诱发肩胛骨的活动。
1将患臂支掌在桌子上,屈肘、肩关节外展,要求头向患肩侧屈,对头肩施加分开阻力,可加强屈颈肌群和斜方肌、肩胛提肌的收缩。
f2亦可在头向患肩侧屈时对健肩上举施加阻力,通过联合反响提高患肩的主动上举能力。
3如患肩仍不能主动上举,可将患臂上举,通过叩击或按摩斜方肌来促进肌肉收缩。
2在交替进行屈、伸共同运动时,因伸肌共同运动常在屈肌共同运动之后出现,并在开始时需要帮助,可利用类似下肢的Raimiste现象,将患者健侧上臂外展45后,让其将臂向中线内收,在健臂内侧近端施加阻力,以诱发患侧胸大肌收缩。
3由于伸肌张力相对较弱可用以下方法促进上肢的伸展:1利用紧张性迷路反射,在仰卧位促进伸肌群的收缩;2利用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使头转向患侧,降低屈肌群的张力,增加伸肘肌群的张力;3前臂旋转,旋前促进伸肘,旋后促进屈肘;4利用紧张性腰反射,即躯干转向健侧,健肘屈曲,患肘伸展;5轻扣肱三头肌肌腹,在皮肤上刷擦,刺激肌肉收缩;6治疗者与患者面对面双手交叉相握作划船动作,通过联合反响促进伸肘。4对抗异常的屈腕、屈指,诱发手指的抓握。可利用近端牵引反响、抓握反射和牵引内收的肩胛肌等,还可以利用伸肌的共同运动模式,保持伸腕。例如
f〔1〕将手臂上举扣击腕伸肌;〔2〕或将臂保持在外展90位置,对手掌近端施加压力;〔3〕也可轻拍伸腕肌并令其作伸腕的动作,如患者能握拳并能维持时,可轻扣伸腕肌使握拳与伸腕同步,或者伸腕握拳时伸肘,屈腕放松时屈肘。5利用Raimiste现象,可促进下肢的联合反响。1仰卧位时,对健侧下肢的内收、外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