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可持续生命限度,明白“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个道理。再次,就是“为了环境的教育”。因为地球不是只为人类准备的,地球只有一个,人类不是地球上唯一的生命。要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学会人与自然相协调,学会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树立绿色的生存观、世界观和发展观,培养深层次的环境道德观念。以前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的时候总是存在这样的通病:教师在台上讲的多,学生谈得少和去实践得少,填鸭式的把环保知识塞给学生,千篇一律的渗透模式,;还有一种则是在总结课文时问一句:“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之类的问题,生硬僵化。教学效果总是不尽
f人意。虽然学生知道老师是要渗透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但对究竟是要渗透哪方面的内容却不明所以,或者是因为没有一定的实践,讲了等于没讲,完全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有的是:其实很多老师对于环保方面的知识也是比较缺乏的,因为这样所以他们对于一些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不能很好的讲给学生听明白,从而导致学生也是一知半解的。所以我们需要改变改善现在的教育方式,例如在教育学生如何保护环境后就在适当的时间带他们去植树或参观一些因为环境保护得当的地方和一些因为环境被破坏的地方,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保护环境的好处。还有就是,要让相关的老师通过种种途径学习充实一些环境保护知识,特别是新出现的环境名词例如“厄尔尼洛现象”这些词。绿色教育学生一定需要理解其教育的意义和相关知识,这是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之后才能令学生更好的接受环境教育。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很多同学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保护环境中并不注意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而很大的影响了“绿色校园”的建设。随便从学校的绿化带走过,看见花朵还折断拿来玩,导致绿色植物受到破坏;在饭堂洗手的时候不关紧水龙头,浪费水资源;平时在学校随便丢垃圾,使用一些一次性饭盒胶袋;在宿舍电脑不用了也经常不关,浪费电等等。通常遇到这些情况下,我们就要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提高同学们爱护环境的意识,例如举行一些环境知识答题有奖活动,让同学们各自利用积累的环保知识进行相互的交流更好的让他们的环保知识变的充实,并能激发他们的对环保的兴趣。或派一些志愿者去到同学之中监督他们的不爱护环境的不良行为,发现有不良行为
f的当场教育。同时也要加大宣传,督促同学们要: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