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民营书业的数字出版之路:民营书业的数字出版之路:产业链断裂缺整合者
2009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猛:数字出版总产值已经达到7994亿元,总体经济规模超过图书出版,预计今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当数字出版的冲锋号在2009年被吹响后,众多民营出版商都在或兴奋、或恐惧地讨论着数字出版可能带来的行业巨变。业界的种种迹象也显示,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洗牌时刻越来越近,这对于民营书业来说,不知前方能否是一片坦途。近日,《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参加了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民营书业发展高峰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便将快速成长中的民营书业与时下最为热门的数字出版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崛起中寻求突破据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357万家新闻出版单位中,包括个体经营户在内的非公有经济单位超过324万家,占了单位总数的908(包括发行、印刷、数字出版)。这908当中有72的企业法人单位为民营企业,另有37的法人单位为港、澳、台地区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出版物发行企业中,资产总额方面,非国有经济单位占到总数的69、增加值占到762、营业收入占到693、利润总额占到805。从以上的数字不难发现,民营书业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产业的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民营资本开始进入出版物发行领域,并且逐渐介入到出版领域,特别是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民营书业和国有书业合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成果越来越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民营书业已成为新闻出版产业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除了经济贡献之外,民营书业在社会贡献方面、服务群众方面也不容忽视。应该说民营书业对丰富我国的出版物市场,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于促进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闻出版从大国向强国迈进过程中,不能忘记民营书业。但与民营书业快速崛起不相符的是整体市场环境的改变,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2010中国民营书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不少民营书业企业赖以生存的教辅市场已基本饱和。由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就读人数逐年减少,很多大城市中小学并校,大学考生人数逐年减少,导致市场规模扩张有限,加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其拓展空间急剧下降。此外,大众出版领域的竞争更是愈演愈烈,使得各种新产品上市立足更困难,随着竞争日益白热化,市场对产品和渠道提出更高要求。许多民营书业企业的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