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页共18页
f37.2014全国大纲卷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阴谋、屠杀、行刺,对某些人来说乃是获得一场革命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必须来一场伟大的场面变化,必须有一种宏伟的舞台效果,必须有一片宏伟的景观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它们全都在法国大革命之中。法国的国民议会甚至于并不具有一个严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和形象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摘编自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1790年材料二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中国倡言革命者,实为无病呻吟。1907年寄生认为,法国大革命“祛虐政、均利权”,其功“赫然可观”。法国自18世纪以来王族贵族“骄恣暴戾”,国王之死乃自食其果。所谓革命“即不能不杀人流血”,并非“革命必得之果”。故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即可放弃武力,不会造成社会的破坏。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态度及其依据。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法国大革命的两种评价及其理由。14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主要因素。8分37.答案1基本态度:否定批判。依据:法国大革命方式激进;破坏巨大;过于追求形式,没有建设性。2评价:否定;肯定。否定的理由:盲目学美,导致大乱;体制变革应循序渐进;革命带来恐怖统治和社会动荡。肯定的理由:推翻专制,享有平等权利;革命爆发和处死国王有其必然性;革命并非一定带来破坏。3时代影响:个人的政治立场、思维方式、阅历等;对历史事件本身了解的程度本问回答出2点即可解析本题以法国大革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的态度主要根据材料一“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依据要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法国大革命的负面作用概括。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二的两段材料分别概括评价,然后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种评价产生的理由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