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3材料丙。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解析本题以妇女解放为切入点,考查20世纪初期中国的社会变化,并渗透研究性学习、史料教学、比较史学等内容。第1问要从反面印证古代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可以和其他史料对比运用,从而为探讨20世纪初妇女解放情况提供资料。第2问,材料乙中觉慧和鸣凤因为封建等级不能在一起,另外鸣凤被老爷赐婚,无奈选择自杀,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纲常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仍然很严重;材料丙中李欣淑毅然反对包办婚姻,追求个人自由、幸福,据此可以看出新时期妇女的解放,从而反映结论①。第3问主要探究了史料的价值。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带有艺术加工成分;材料丙则出自《大公报》的新闻报道,相对真实,史料价值更高。第4问可从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展开论述,注意一定要紧紧围绕“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这一观点来论证,所谈内容必须回归到对女性解放的影响上来。另外还要注意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地阐述。37.、、、、、2014北京卷36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材料一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