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的偏多,选择题得分大多在40分以上,题目比较容易,主观题平均得分285分,得分率偏低,题目难度较大。(二)典型错误分析1.选择题部分:从抽样试卷来看:选择题错误率较高的是以下几题:4、7、11、15、16、18、27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基本知识的理解模糊,不能判断选项本身的正误,从而无法排除错误,将错误答案入选,或正确答案漏选。例如,第4题的①和②的意思一致,但一些学生选①而不选②;第11题考查了认识和利用规律、对自主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认识不足。(2)材料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抓不住中心和关键。例如第4、5、9、19题。学生抓不住漫画和材料的中心思想;第19题,阅读材料时,学生只要能抓住“事物的现象看不到本质。2.主观题部分:从本次考试来看,主观题部分做的不很好,也是本次考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有:(1)基本题型解题能力和答题规范的缺乏。第29(1)是典型的概括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题型,其基本要求应该是:一要有每一材料的内容概括,二要用创造性语言揭示材料之间内在联系。学生存在的错误主要有三种:一是没有实质性内容,只是空洞的指出“材料二是材料一的原因,材料三是材料二的”;二是孤立的概括出三个材料的内容,没有揭示出内在联系,属于答非所问;三是做成了理论知识类题目,完全违背基本题型要求。学生的答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僵化的照搬一些理论条条,没有任何的针对性分析。(2)审题意识不强,审题能力差,缺乏基本的政治学科的思维品质。第29题(1)审题时如果抓住关键词“新的起点新形势、新要求”,答案很明确,很容易上手,但我们的学生却答成了“实践决定认识”单一的情况,出现了失分惨痛的状况,这也是我们老师们始料未及的。(3)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上面的几道题目,学生失分的原因除了是审题和思维能力差之外,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一些学生的审题很好,关键词也都圈点出来了,但答案却是错的。问他们原因,说是不知道是具体对应哪个知识点,如29(2)“真理的追求”,或知道考什么但不会背。三.教学反思及今后教学中应对策略。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次考试从学生的答题中折射出我们高二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概括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活与哲学家一、二单元新课教学存在不足,一些应重点关注和理解的问题如“实践与认识
f的关系”问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