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嘉应学院第二届师范技能大赛
教材范围:粤教版语文必修一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参赛选手:曾惠珍选手单位:文学096
1
f《静女》教学设计
【课题题目】静女【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教材版本】粤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
一、教材定位
《静女》这篇古体诗文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一篇古体诗。本单元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是:走进古体诗的艺术王国、领略古体诗的诗情画意、体悟古代诗人的心灵世界,并运用联想、想象的思维方式,提升鉴赏古体诗的审美水平,对诗歌中所呈现的艺术特色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而《静女》正是能体现这些训练重点的极好例子。作为高中语文学习中的第一篇古体诗,承上启下,必须在激发学生学习古体诗文的兴趣、感受并体验诗人的内心情感的方法步骤中帮助学生养成赏读、积累、思考、评点、笔记、总结等良好习惯方面,起到开启引领的作用,进而对高中三年古体诗文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教材内容
所谓“诗歌长于抒情”,读诗的目的之一是感受、体会、积累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静女》一文,节选自《诗经邶风》,这是东周时期产生于邶地的民歌。诗中以男子的口吻生动而深情地描写了青年男女在城郊幽会的快乐情景,表现了男女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和纯朴健康的情爱,至今读来仍不失为一首优秀的爱情诗篇。重章叠句的结构样式以及顶针的运用是本诗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整体感知诗文内容,对理解并评价主人公内心情感有较大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在帮助高中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方面。
三、学情分析
2
f《静女》这篇古体诗文的文字整体上并不艰涩,高一学生结合注释以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理解字义的表层意思应该不成问题。但由于高一学生的诗词诵读量较少,特别是是中国古典诗词积累较少,想象联想能力和感悟能力较差,在阅读中充分展开联想想象、真切感受形象、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碍,不能在联想比照中领悟意蕴,获得更为丰富深刻的启示。再者,《静女》是《诗经邶风》中一篇脍炙人口的纯美到没有任何杂质的爱情诗。几千年来,不知羡煞了多少痴男怨女。而高一的学生,已开始对爱情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借助《静女》中的纯美爱情,引导学生树立纯朴、健康的爱情观。
四、教学目标
(一)在诵读过程中把握《诗经》中重章叠唱的表达特色;(二)运用想象联想的方式体会《静女》中青年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