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结题报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结题报告项目
“具有高职特色的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研究报告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徐大胜
1研究目的和意义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体系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结合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从《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本身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知识构建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需要有一本适合高职特点的、对培养实用的应用型人才能起到重要作用的高职高专《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更需要有一门精品课程。编写高职高专《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并把《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既能解决目前我省,乃至全国无高职高专《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和无《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问题,又能解决教材的适用性问题,而且还能大大降低学生的教材成本(据粗略统计,目前我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遗传育种》课程所用的3本教材的总金额为888元,编一本高职高专《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交到出版社正式出版,价格也只有30元左右,可以为学生减轻近60元的教材费用负担)。而且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师们能把在多年《遗传育种》教学中积累的经验编写到教材中,对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和提高《遗传育种》教学的教学效果将起到重要作用;在《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中,把课程的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凝聚教师多年心血的教案、习题集、课件等教学成果放在网上,有利于学生课余学习和远程学习。所以,从事高职《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的编写和该门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研究,有利于培养具有高职特色的合格人才,也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研究过程
本课题从2005年3月开始启动,经过课题组成员多次开会研究,形成了课题研究方案,完成了教材《编写大纲》。2005年5月正式申报该项目,6月开始着手《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编写,2005年11月教材脱稿,2005年12月和2006年3月两次对教材进行了审定。2005年12月开始着手《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特点,按教案、习题集及答案、学习指南、实验和教学实习
1
f指导书、课件、网页制作、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进行了分工,然后按时间、进度由课题负责人进行检查,2006年5月开始录制《主讲教师授课录像》。2006年6月课题通过院级评审,并授予《遗传与作物育种》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院级精品课程”。
3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