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思考。
一、放手课堂,自主尝试探索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已逐步进入教育领域,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走向直观、生动的信息技术教学。数学是一门集数形关系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本文通过对差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施,阐明了差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法。放手课堂,让学生自己学习、自主探索。我在讲授《网页中的超链接》这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三个任务,在每个任务之后都有一个演示动画,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一方面可以借助演示动画,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周边的学生小声讨论。教师巡视
f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度,以指导者的身份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单独交流、指导。
二、放开思维,自主实践创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一种被动的参与,通常是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多样性,阻碍了其创造性学习,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无法进行创造性学习。所以,在初识PowerPoi
t2000教学中,我采取新旧知识联系对比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与创造获取知识,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如,在学习“插入图片”时,先让学生打开Word2000窗口,用在Word2000中学过的插入图片的方法,小组讨论、尝试在PowerPoi
t2000中插入图片的方法,结果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了多种插入图片的方法,然后请几个学生进行演示,与全班同学分享创新结果。信息技术课的练习设计得巧妙,同样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讲“画图”椭圆工具的使用时,我就设计让学生画小火车,要求火车的每节车厢下都有四个车轮,任务布置完之后,学生开始操作,大部分学生都想到了使用复制的方法,一个一个车轮地复制,但有的同学是先复制出两个车轮把它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