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是学科方向、学科基地和学术成果。“功能材料,精细化学品开发与应用,工业分析”是本学科根据我校实际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凝练出的3个具有区域特色并能体现自身优势的学科方向;GC、XRD、DTATG、IR、HPLC、毛细管电泳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气质联用仪”等仪器设备和“化工技术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和“工业催化”等研究室、实验室以、及“Elsevier”外文数据库使用权等文献资料是学科建设基地;科研立项、课题经费、论文检索论著、发明专利以及各类成果的获奖等是学术成果的标志。如何精心组织协调学科成员、紧紧围绕学科方向和学科基地的自身条件、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需求,与相关学科、其它高校、科研机构
8
f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做强做大学科方向、积极寻求新学术生长点,管好、用好仪器设备,为地方经济服务、完成横向课题、争取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零突破,多出标志性成果,乃本学科建设内容的重中之重。另外,根据我院“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我们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重视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建立起与企业间联系关系,积极申报横向课题。在若干应用研究成果基础上,促使研究成果的生产力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3、教学与人才培养根据“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建构高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管理、专业特色和评价体系、实训实验基地、文献资料、研究所(室)等)。研究揣摩教学内容、教育思想和观念、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和前沿。使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有机结合并将科研成果合理、及时融入教学;把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作为改进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力推进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实践式、自学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和已出版发行的电子资源研制、开发多媒体课件,使3050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逐渐从传递性教学向探索性教学转变,实验教学逐渐由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和学生自主设计课题的创新性实验转变(占2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从模仿性训练向研究性训练转变。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编写讲义和出版教材和辅导资料提升教学水平;继续采用“412学时学科基础实验108学时专业实验2周专业实习优秀学生创新基金16周毕业论文”平台和“1:200配专职辅导员、1:1(每专业每年级)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