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Ⅲ级(较大)突发事件由市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Ⅳ级(一般)突发事件由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我们还制定了专门的分级标准,其中一条共性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人员伤亡,死亡30人以上为特别重大,10人至30人为重大,3人至10人为较大,1人至3人为一般。具体确定时要结合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情况和其他标准具体分析。二、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应急管理的概念应急管理,又称为危机管理,两者可以通用。专家教授那里可能稍有区别,通常的理解是一致的。国外讲危机管理多一些,我国讲应急管理多一些。最初主要用于军事和外交,用于解决国际冲突和国家争端。后来危机管理又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以应对复杂变化危机重重的市场环境。现在,应急管理更多地是指政府和社会公众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既包括突发事件的预防,也包括突发事件的处置。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应急管理。应急管理自古以来就存在,把它作为一门专门科学进行研究,是当代人的事。古代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防洪应急管理。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十个太阳射落九个,留下一个,人们才不那么热了,是抗旱应急管理。还有女娲补天的故事,我想可能是抗震救灾,不是说天塌西北,地陷东南,西高东低吗,跟汶川地震相近吧。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中华民族有一门学问叫“荒政学”,里面有大量的灾害事件以及救灾、减灾、防灾的思想、经验和方法,这也是古代的应急管理。解放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处置突发事件,唐山地震时,毛主席身体已病重,生前签发的最后一份文件是唐山抗震救灾。邢台地震时,周恩来总理亲临前线,组织指挥。江泽民同志任总书记时指挥过“98抗洪斗争”。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一上任,遇到了2003年的非典疫情。今年的南方雨雪冰冻、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安全,更是令世界关注,这三大事件的应急管理,都可以拿金牌。(二)应急管理的方针“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是应急管理的方针。预防在应急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古代的先哲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精辟的思想。《诗经》里有“未雨绸缪”的告诫;《周易》中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思想;《左传》里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的警句。《孙子兵法》讲得更明白: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所以孙子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