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无法得到准确信息。另外,人们会因过度紧张对客观情况反映失真或夸大。情况错综复杂,信息真伪并存,应急管理所需要的准确、有用的信息非常地不充分。资源严重缺乏。6、资源严重缺乏。当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资源不仅会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应急处置中对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同时,训练有素的应对人员毕竟有限,而更多的人面对突发事件会感到惊恐和压力。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国务院调集了十几万解放军,十万援建大军,国务院拨款700亿,全国捐款400多亿,接收伤员1万多人,一省市帮一县,真正做到举全国之力。相互交叉影响交叉影响。7、相互交叉影响。各类突发事件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交叉。如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会衍生防疫问题;突发事件会诱发社会治安问题。所有各类突发事件都可能衍生次生新的灾害。2006年吉林化工厂大爆炸,造成松花江污染,导致哈尔滨断水,河流进入俄罗斯境内,还引起国际外交事件等等。(三)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1、突发事件分类
1
f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分类,目的是加强有效管理。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有不同的机理和规律,需要不同的部门去管理,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造成的社会危害不同,对政府应急措施的需求也不相同。我们国家把突发事件分为四类。自然灾害:主要指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以及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事故灾难:主要是指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城市生命线事故、核辐射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公共卫生事件: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是指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上述各类突发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事件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的其他类型事件,应具体分析,统筹应对。2、突发事件分级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目的是落实应急管理的责任和提高应急处置的效能。Ⅰ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由国务院负责组织处置,如汶川地震,南方19省雨雪冰冻灾害;Ⅱ级(重大)突发事件由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