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全联如何从一个普通超市逆袭为台湾最大连锁超市?
作者:千寻来源:《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18年第01期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认识全联福利中心,是从2015年“全联经济美学”开始的。被这套文案吸引,我好奇地翻看了全联以往的案例,发现居然是一个可以作为教科书级别的漂亮逆袭战。
全联品牌符号全联先生
2006年开始,到2015年前,全联的广告主角就是这位冷面“全联先生”。他能成为全联的形象代言,有一段很传奇的故事:
全联先生原名邱彦翔,原来是广告公司的一个职员。在拍摄第一支全联电视广告的时候,其木讷却实在的形象很符合全联的广告诉求,所以便开始了一个广告人的“演艺之路”。
全联先生的存在,把全联的品牌性具象化,拉近了消费者与全联之间的距离。那标志性的“面无表情”,简直与全联“冷静、理性、实在”的品牌诉求完美匹配。
全联福利中心发展轨迹
前身:军公教福利中心,年年亏损
1998年10月:董事长林敏雄接手,成立全联福利中心,定位为“既方便又便宜的大卖场”,从2006年开始和台湾奥美合作。据说这样的定位是迫于现状的无奈,当时的全联经营状况很不好,需要节省每一分钱才能保证生存。
本文主要从广告层面研究,全联2006年至今广告路径大概如下:
2006关键词:便宜
2006年是全联切入市场的初期,主要竞争对手是711、沃尔玛、家乐福等便利店和综合购物商场。
台湾奥美在做完SWOT分析之后,决定尊重全联原有的品牌策略与企业形象,把宣传重点放在“为什么便宜”上,进而推出了两支广告片“豪华旗舰店篇”和“找不到篇”。因为是初次见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面,采用的调侃是黑色幽默,逆向操作,把全联的缺点转化为“卖点”,清晰地表达全联为消费者着想、帮助消费者省钱的企业价值。
广告核心创意来自全联弱点的转换“没有醒目的招牌”“没有停车场”“没有抛光地面”,因为全联不会让你付钱去买那些带不回去的东西。
上述广告一经推出,坊间便开始传出“因为便宜,所以全联的东西质量不好”的流言。其实这是符合消费者逻辑的,毕竟“便宜没好货”已经深入人心。
在这样的舆论形势下,奥美顺势制作了“全联”的第二波广告,就是2007年推出的“便宜背后的真相”系列广告。
2007关键词:便宜有好货
这一波广告属于“危机规避类广告”,侧重从“便宜”变成“实在”,旨在告诉消费者全联实实在在做商品的理念,以此来打破“便宜没好货”的思维。
广告形式依然采用冷幽默的方式,通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