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c
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课程既包括理论课程,又包括实践课程。根据不同的模式,领导力教育的课程会有不同的侧重点3:首先,基于学校与社区合作中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的课程涉及应对突发情境、如何提高沟通技能、如何管理冲突、如何正确地做决定、如何建立有效的团队、如何管理会议、如何做规划和制定策略、如何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技能。其次,基于基本领导理论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的课程主要包括领导力研究的发展历史与基本理论、领导力胜任特征、领导情境、领导力的道德伦理维度、自我领导与团队领导等。另外,基于领导能力要素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的课程主要涵盖:(1)设定愿景和目标。(2)承诺行动的社区服务。(3)个性特征自我评估与教师指导活动。(4)协商的艺术。(5)团队建设与团体动力学。(6)谈判和冲突解决。(7)领导力的内涵。
除此之外,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教学形式主要有工作坊、研讨班、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等常见的教育方式和其他形式新颖的特色项目。具体来说,主要涵盖以下几种3:第一,自我评价与反思:通过运用评估性测试、模拟、讨论和反思的方式来提高自知的水平。其中撰写“领导力日志”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第二,教导。即导师式的培养模式。通过将有经验的领导者与学生进行配对,使学生能够有效习得丰富的经验。第三,角色扮演。通过在特定场景中承担重要角色来锻炼领导能力。第四,户外活动。主要涵盖体能训练,团队训练、素质拓展等,通过以上活动建立团队成员间的信任。
(二)中国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现状
相比于国外成熟的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教育体系,中国高校在领导力培育方面起步较晚,尚有许多提升的地方。首先,领导力教育的覆盖面狭隘。目前主要集中在学生干部群体上。其次,领导力教育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围绕基本工作内容和相关技巧的掌握,忽视了理论指导。另外,在师资方面,中国高校学生的领导力教育师资力量主要以辅导员为主,而在国外,学生领导力教育师资多元化,有高校专业教师,同时也选聘校外领导专家,比如邀请来自社区、政府、商业杰出人士担任指导。因此,在中国高校,加强学生的领导力培养是亟不可待的议题。
为此,研究者对中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进行了实证研究1。研究发现,过半的被调查者担任过班干部或社团干部;在“你认为做一位领导应具备的主要素质”这一题目,被调查者普遍认为领导者应该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和有处事应变的能力,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