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转》。二出示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请看投影。1掌握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明确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周期和速度。2能绘制地球侧视,俯视光照图三.自学指导: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8分钟后检测,看谁完成的最好。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从北极上空俯视:①1.方向: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俯视:②
方向旋转方向旋转
2.周期:一个恒星日,时间长度为③____________,旋转360°。
角速度:约④小时3.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⑤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图
1昼夜现象
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⑥a.昼夜半球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⑦
b.昼夜界线:AB线所在大圆为⑧________圈,AOB为⑨____线。2昼夜交替a.成因:地球的⑩______。b周期:1个________。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____。概念:因而不同的时刻2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小时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
四:先学过程:1学生看书,教师巡视,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2自学检测(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点名要求学生来回答或者板演,其他同学认真做在册子上,书写要规范。思考:
f1.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何处?一艘在大海上行驶的帆船,船上何处的线速度最大?2.晨昏线有什么特征?它是怎样运动的?3.如果在长江口南北两岸选一处建一个河港,你认为建在哪里比较合理,为什么?五后教过程(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1更正同学们有没有不同意见?请要补充或者更正的同学举手。2讨论看回答的是否正确?为什么?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六课堂总结:1.晨昏线圈的特点: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____;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________;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介于66°34′和90°之间。2.晨昏线与地方时的关系: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____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______时;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七当堂训练(请同学们运用本节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作业)1.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A.日月升落C.月相变化A.3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