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教学目标
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
理解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二、教学重点
昼夜更替、地方时产生的原因是本部分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规律、产生时差是本部分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五、教学过程
考点一、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以及意义
项目
地球自转
示意图侧视图:
俯视图: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
南顺
周期1自转3600,1
恒星日,周期23时56
分4秒

2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___24____小时
速度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零外,其它各点均相等
2线速度,赤道最大,自赤道向两极点逐渐递减
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更替
2产生时差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
考点二、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
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更替的成因: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周期是24小时
【能力提升】1、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的特点有哪些?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5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2、晨昏线和太阳光线之间的“转画”关系。(1)给出晨昏线画太阳光线(2)给出太阳光线画晨昏线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f(3)画图举例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拓展】晨昏线的应用(教师自主举例)1判定季节节气:先确定南、北极,再找与特殊纬线的关系。2判定地方时: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分别是6时和18时;与极昼圈的切点地方时为0时或24时,与极夜圈的切点地方时为12时。3判定日出日落时刻与昼夜长短:同纬线上两点,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夜长短也相同。
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度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
是早于西边,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地方时的计算:
【典型例题】
1、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20时北京时间在北京举行开幕式。与此同时,日本东京
的区时东九区是(D)
A.7时B.9时C.19时D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