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国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前言
世界上合成革的起源是1963年,由美国杜邦公司发明的命名为“Corfam”的合成革,杜邦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生产合成革的厂家。此后于1965年,日本可乐丽公司开始生产合成革,至今已有40多年。两家均以生产男女皮鞋用的“甲革素材”(仿真皮)为目标,在可乐丽公司之后,东丽、日本橡胶等日本大公司也开始投入生产。
1969年仓敷纤维、1972年帝人参与进来。然后,目标也从皮鞋转向了运动鞋,从而刺激了需求,形成了超纤革的巨大市场。但是,皮鞋用的“甲革素材”的生产量仍达不到10%,远远没有达成开发初期的目标。由“甲革素材”的失败中得到经验后,东丽公司改变战略,1970年开发了世界最初的“聚酯超细纤维”,作为衣料用材料,仿鹿革的“绒面革”登场了。在接下来的1975年至1980年之间,可乐丽开发了尼龙超细纤维,旭化成开发了聚酯超细纤维,三菱开发了化纤超细纤维以及丙烯超细纤维,1994年帝人也开始生产尼龙超细纤维。共5家公司开始了超细纤维超纤革的生产。作为衣料用材料,超细纤维超纤革登场了。此后,使用领域开始扩大到鞋类,包袋,高尔夫手袋,家具和汽车领域。同时,采用超细纤维的银面的超纤革的质量和性能不断提高,被广泛使用在运动鞋上,其次,在家具、高尔夫手袋、衣料的制造上也被广泛使用。真正意义上的超细纤维时代开始了。
我国合成革的发展起自于1978年,国家“六五”计划重点项目烟台合成革总厂(其合成革部分演变为现在的烟台万华超纤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设。当时引进日本可乐丽公司的藕状纤维合成革技术与配套设备,于1984年投产,年产聚氨酯合成革300万平方米。严格意义上讲这也是我国复合纺合成革的开端,为后来的复合纺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开发和生产奠定了基础。烟台万华在充分消化吸收可乐丽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复合纺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础技术,并于1993年立项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产业化设计项目,1994年12月完成,通过了山东省委科技成果鉴定;1995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火炬计划重点项目;1996年申报
f中国轻工总会科技创新项目,并获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烟台万华超细纤维合成革的生产,由于当时藕状纤维合成革的生产任务比较重,纺丝和无纺布采取了外协的方式(但技术完全是烟台万华所有),其中纺丝生产在莱芜丙纶厂进行,无纺布在昌邑无纺布厂(现改制为山东同大)进行,1998年引进德国海岛超细纤维无纺布生产设备实现了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