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发展,处在内外两种矛盾及内心冲突之中。③莎善于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采用独白手法。④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语言丰富多彩,词汇量非常大,剧本主要是用诗体写成,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谓的“莎士比亚化”。5.试比较夏洛克和阿巴贡这两个吝啬鬼形象。夏洛克和阿巴贡都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是一个高利贷者,视钱如命。他对待女儿和对待仆人一样吝啬,独生女儿与人私奔,他痛不欲生,是因为女儿带走了珠宝和金钱。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取利息”,妨碍了他赚钱,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阿巴贡是莫里哀《吝啬鬼》中的主人公,是典型的守财奴形象。他也放高利贷,也是视钱如命,在儿女的婚事上,他以金钱为标准,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富有的老头,自己想续弦,也以陪嫁为标准,所有的人情天伦皆被冷酷的算计所淹没。
f因此,在爱钱如同性命这一点上,夏洛克与阿巴贡是一致的,也是他们作为吝啬鬼形象的主要因素。但夏洛克这个形象还有其他的因素:他是一个犹太人,在一个基督徒的环境中倍受歧视,这种境况也积聚了他对安东尼奥的仇恨,因此在法庭上发出“难道犹太人不是人吗?”的责问,使他具备了某些被同情的意味。另外,他宁愿置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不愿收取几倍的债款,显出其凶狠性情的一面。相比较,夏洛克比阿巴贡要复杂得多,这也是两个作家不同的艺术旨趣所致:莫里哀擅长于将某种特点夸大到极致,成为某种类型的代表,如伪君子答尔丢夫等;而莎士比亚的人物则多是性格丰满,复杂多面,如他的哈姆雷特等。因此,夏洛克和阿巴贡同为吝啬鬼形象,但实际上在其语境中所显示出的性格成分却很不相同。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