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者
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
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
知识与谁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
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
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f35.【要点】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
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学习效率的
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36.【要点】(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
势。
37.【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
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
习惯。
38.【要点】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的
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
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
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论述题
39.【要点】一、复述策略的定义: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
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二、常用的复述策略有:
(2)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画线。
f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方最早的古罗马的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多年。“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
2.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专著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4.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是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5.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认为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包括智力、情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