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节。因此,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四、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
f1、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3、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人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4、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强调行为训练。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不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那是收不到多少实效的。5、要注意集体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个别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6、要慎用心理测试和测试量表。心理测试量表、手段一定要科学,不能简单靠量表测试结果下结论,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对心理测试的结果、学生心理问题要严格保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有职业道德。7、研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学生心理现状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掌握基本情况,并针对实际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8、探寻在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培养一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五、课题研究的实施原则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会”“心理健康教育论坛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调研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绿色心灵’网络沙龙活动”等。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5、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