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计划与措施1、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抓好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根本。养成教育应该是一个培养人的道德修养的过程。而道德修养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要在“小、细、实、严”上下功夫。(1)文明习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礼貌、语言文明等。学校将充分利用好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表彰品学兼优的典型,树楷模、扬正气,树立起良好的校园新风,唱响主旋律,从而带动全体学生养成讲文明的好习惯。(2)行为习惯:用道德规范和规章制度来规范约束学生,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穿校服,杜绝穿奇装异服,禁止学生染发、烫发、佩带各种首饰等。改变学生课间在走廊里大声喧哗、追逐打闹,走路你推我搡,随手乱扔废物等恶习,指导学生合理度过课间休息时间,养成文明的举止。(3)卫生习惯:结合学生的体检活动,开展好各项卫生活动。定期对学生的个人卫生,班级卫生以及卫生区的卫生进行检查,实行“流动红旗”制度,每周对各班卫生情况进行汇总,全校班级排名,前三名的班级获得“卫生流动红旗”。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争做“卫生监督岗”的活动。学校成立由各班劳动委员组成的卫生监督岗,随时检查清理卫生区出现的问题。从而对各班的卫生情况进行监督,以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管理意识,逐步实现卫生清扫与保洁同步,内化学生良好行为。2、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1)环境育人。大力筹措资金,加大校园环境改造的力度,充分发挥环境的隐形教育作用。“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寸土都育人”。在前期,学校克服种种困难,改造了校园环境,整洁的墙壁,漂亮的门窗,走廊上、教室里悬挂的警言名句,爱校爱家、保护环境、语言文明等警示牌,无时无刻不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文明,从而奋发向上,自觉守纪。(2)教学育人。加强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习字训练,名言警句的积累等,让他们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例如:通过习字训练,培养学生高度认真的精神和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克服学生浮躁、懒散的作风,起到修心养性的作用。名言警句的积累、优美的词汇、唐诗宋词的熏陶等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学校通过经常性的组织书法比赛、唐诗宋词知多少、手抄报比赛等激励学生的学习。通过文学的熏陶,逐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