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则:具体规定人们权利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是法的要素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明确的指引性;可预测性;直接适用性)1、法律规则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关系;(1)共同性:抽象性、一般性、反复适用性;(2)特殊性:法律规则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必然反映国家意志;法律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强制性程度最高;法律规则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规则具有特殊的逻辑结构和内容。2、法律规则与法、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二)法律原则: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的基本性原理和重要准则的综合体。法律原则的分类:1、按产生的基础不同,可分为公理性原则;政策性原则。2、按其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基本原则;具体原则。3、按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为标准,可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法律原则的优点:涵盖面广;稳定性强。法律原则的作用:维护法律体系的协调一致;指导人们正确适用法律和遵守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律漏洞。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之间的区别: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规定是明确的,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或情况的共性;法律原则: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法律原则: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3、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法律原则: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及有关背景在不同强度的原则间作出权衡。(三)法律概念:对各种法律现象或法律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概念。1、认知功能;2、表达功能;3、构成功能。内容:基本的法律概念;非基本的法律概念。描述的对象: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涉人概念;涉物概念;涉事概念。第二节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一、法律规则的要素(一)“旧三要素说”假定、处理、制裁(二)“两要素说”:行为模式(这样行为,应该这样行为,不应该这样行为),相应的法律后果肯定性、否定性法律后果二、法律规则的结构要素“新三要素说”(一)假定条件
5
f1、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2、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二)行为模式1、可为模式授权性规范权利行为模式;2、应为模式命令性规范义务行为模式3、勿为模式禁止性规范义务行为模式(三)法律后果1、合法后果(肯定性法律后果);2、违法后果(否定性法律后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