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滑稽的喜剧情节时,伴随的音乐就如同欢唱的流水,使人欢畅、愉悦;当看到片中正义的力量终于战胜邪恶时,伴随的音乐定会让你感到一股雄壮豪迈的力量迎面袭来,令人振奋、激动。感触最深的是看恐怖片的时候,让我感到害怕的往往不是情节,而是伴随情节前后出现的音乐。画面出来以后,我们往往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吓人,我相信没有音乐,恐怖片绝对称不上恐怖片,或者说根本达不到影片想要表达的效果。没有音乐,我们很难体验到那种惊心动魄的心灵震撼,所以看完恐怖片留给我们的就是里面的音乐。甚至脑海里闪现的都是那令人惊悚的声音。其实,我们在感受电影音乐时,往往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内心就已经被打动了,它会使你立刻紧张起来,又会轻松愉悦;会让你黯然神伤,又会令你心旷神怡;会让你抑郁烦闷,也会让你如沐春风。这样一来,伴随着如此美妙的音乐欣赏电影,对于观众来说就是一种身心的享受,所以,即使电影已经看了很久,但是每次回味剧中的情节,音乐就是必不可少的情感线索。
二、电影音乐烘托出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看电影时,情绪表达的特别丰富,一会儿满脸热泪、一会儿又捧腹大笑;一会儿哀怨、一会儿儿又兴奋不已。为什么他们的情感会变化得如此迅速、情感表达会如此的强烈呢?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我觉得音乐在这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乐记》中就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的说法2音乐可以表现人类内在的心理体验和感情状态。在电影的欣赏过程中,通过音乐我们可以得知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以及当时的氛围,尤其在一些抒情的情节中表现的比较突出。在这一点上,我是深有感受。因为自己的个性的原因,我比较偏爱抒情性的电影,对音乐也是如此。说到抒情性的电影,在观看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感人的情节,但是对于一个情感不是很丰富的或者情绪控制比较好的人,仅仅依靠人物的对白和动作,恐怕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让观众明白并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情感。比如在电影《红高粱》中,首先是影片开始时九儿出嫁的片段,伴随迎亲队伍欢快的琐呐声,“我”奶奶满脸的忧郁和轿夫颠轿的欢快形成对比,衬托出“我”奶奶的落寞。其次,在野合一节中,“我”爷爷倒抱九儿的时候,片中响起了鼓声,九儿闭着眼睛躺倒在高粱地里时,音乐变为雄浑的琐呐与鼓点的合奏,表现出主人公生命r